臨汾新聞網訊 在吉縣東城鄉(xiāng),只要提起張浩然,沒有不豎大拇指的。退休后,張浩然懷著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,默默無聞,無私奉獻,全身心投入到關心下一代工作中,努力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、青少年成長成才發(fā)揮余熱。2015年東城鄉(xiāng)黨委、政府授予他“退而不休好教師”稱號,2016年山西省關工委授予他“愛心奉獻獎”榮譽。
創(chuàng)辦圖書室 引導青少年讀書學習
2009年,張浩然從吉縣教師進修校副校長崗位上退休后,回到生他養(yǎng)他的東城鄉(xiāng)社堤村,被聘任為東城鄉(xiāng)社堤村關工委常務副主任。出身于教育世家的他,從小耳濡目染,熱愛教育事業(yè),對青少年工作更是情有獨鐘。村關工委剛成立后,他在村“兩委”的關心支持下,掛起了牌子,健全了組織機構,完善了各項工作制度,制作了圖文并茂的版面,健全了各類檔案資料,辦起了圖書室。沒有圖書,他就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支持,縣文體局、駐村扶貧工作隊捐贈了一些,村委會出資購買了一些,他自己也將積攢多年的書籍和報紙捐贈出來。圖書館館藏日益豐富,內容包括時事政治、自然科學、文學藝術、果樹管理等,都是老百姓關心的內容。村民們尤其是青少年,抽空就去圖書室看書讀報,許多人通過讀書掌握了科技知識,成為種植能手、編織能手、養(yǎng)殖能手等。圖書室的開辦,還徹底改變了一些青年人閑暇時間埋頭斗地主、打麻將的陋習,有空就上圖書室讀書、看報,人變了,村風也越變越好了。
每逢節(jié)假日,放假的孩子們玩耍嬉戲,由于缺乏正確的引導,有的胡寫亂畫,還有的隨意損壞樹木花草。張浩然看在眼里、急在心上,便利用圖書室把孩子們組織起來開展讀書、講故事、唱革命歌曲、學寫字、練書法等一系列活動。他把自己寫的一首小詩朗誦給孩子們:“青春似火紅,理想在心中,自強永不息,共圓中國夢……”教育孩子們學雷鋒見行動,講文明懂禮貌,學知識長才干,做合格接班人。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,孩子們受到了感染,既學到了知識,又培養(yǎng)了文明習慣。
編排節(jié)目 活躍農村文化生活
在鄉(xiāng)黨委、政府的重視支持下,社堤村成立了文化演唱隊,張浩然組織村民自編自演文藝節(jié)目,活躍農村文化生活。
起初,演員水平低、無服裝、無道具,張浩然一時壓力重重,寢食難安??伤D念一想,沒有條件創(chuàng)造條件也得上,于是振作起精神,鼓起勇氣,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。正月里,當別人沉浸在濃濃的年味中時,他卻在搜腸刮肚、廢寢忘食地編寫文藝節(jié)目。經過辛苦努力,他編寫了快板《社堤面貌在巨變》和三句半《說說咱村的新氣象》、表演唱《逛新村》等反映農村生活的節(jié)目。2011年春節(jié),社堤村文化演唱隊在東城鄉(xiāng)文化藝術節(jié)上首次演出,為群眾奉獻了一道接地氣的文化大餐,受到群眾的好評。2015年在東城鄉(xiāng)春節(jié)演出中,社堤村自編自演的《四老頭夸東城》把全鄉(xiāng)的變化和成就表了個遍,立時轟動了全鄉(xiāng),臨汾市文化局授予該村“文化之鄉(xiāng)”的稱號,并贈予了牌匾。
不圖名利 鍥而不舍發(fā)揮余熱
多年來,張浩然筆耕不輟,傳播正能量,共寫了30余篇(首)謳歌新風尚、宣傳新農村建設為內容的詩歌、散文、新聞。詩歌《慶盛會、頌黨恩》《紀念抗戰(zhàn)勝利七十周年》等先后在《臨汾市老齡人才風采》《壺口》《吉縣老齡人才通訊》上刊登。他還為社堤村村史村館撰寫解說詞《社堤文化的傳承與發(fā)展》,還創(chuàng)作了20余個反映時代風貌、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(jié)目。
社堤村黨支部是吉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,有新中國成立后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的正軍級干部;有四位赴朝作戰(zhàn)的志愿軍戰(zhàn)士。他把這些歷史資料搜集整理后,在村德村史館展出,對青少年進行黨史、國史、村史教育,受到大家的歡迎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村里發(fā)生的巨大變化使張浩然感慨萬千,心潮起伏,想創(chuàng)作幾首詩歌歌頌黨。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了,他欣喜萬分,結合村里的變化,連夜編寫詩歌:“紅色電波傳喜訊,首都北京開盛會,舉國歡慶十九大,萬民高歌頌黨恩。闊步邁進新時代,擼起袖子加油干……”
老牛自知夕陽晚,不待揚鞭自奮蹄。有人問張浩然:“你這么大年紀了,成天東奔西跑圖啥呀?”他笑著說:“一不圖錢,二不圖權,圖的是能為咱村的發(fā)展多做貢獻?!彼缡钦f,如是做,繼續(xù)全身心投入關心下一代的宏偉事業(yè)中,生命不息、奮斗不止。 (張立忠 馮 穎 張再燕)
責任編輯:姚建